张振昶
【基本情况】
张振昶,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专业型和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与心理卫生科党总支组织委员兼第三党支部书记、病区副主任,神经病学疾病精准诊疗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兼),并获得2015年度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
【学习经历】
1995.09—2000.06 9193澳门永利场 临床医学,学士
2004.09—2007.06 9193澳门永利场 神经病学,硕士
2011.09—2015.06 9193澳门永利场 遗传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0.07—2008.03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住院医师
2008.04—2014.04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主治医师
2009.09—2014.10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临床医学院,讲师
2014.05—2020.01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
2014.11—2021.12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临床医学院,副教授
2016.06—2021.06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临床医学院,硕士生导师
2020.02至今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2021.07至今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2022.01至今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
【目前承担课程】
《神经病学》、《神经病学前沿进展》、《老年病学》、《检体诊断学》。
【主要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1.脑血管病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2.中药有效成分在脑血管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0335,黄芩素通过IP3通路调节内质网应激水平干预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2019.01至2022.12,56万元,在研,主持
2.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20JR5RA344,小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2020.11.01至 2022.10.31,4万元,在研,主持
3.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21-017,M2小胶质细胞外泌体miR-124调节FOXQ1对缺血缺氧后神经元保护机制研究,2022.01至2024.12,2万元,在研,主持。
4.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9-3,环丙藁本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途径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2021.09至2024.08,8万元,在研,主持。
5.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萃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CY2021-MS-B01,缺血性脑卒中循环外泌体通过Annexin A2/TLR4/NF-κB调节小胶质细胞表型机制研究,2022.01至2024.12,8万元,在研,主持。
6.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萃英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育计划项目,201802,PRDX2过表达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对H2O2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201802,2019.01至2021.12,15万元,在研,主持
7.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萃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CY2017-MS19,黄芩素在外泌体途径中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2018.01至2020.12, 20万元,已结题,主持。
8. 兰州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2019-ZD-51,藁本内酯通过上调PRDX2 表达调控ATF4/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减弱H2O2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2020.1.1至2021.12.31,2万元,在研,主持。
9.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全程管理项目—启航基金,负载依达拉奉右莰醇外泌体通过MAPK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2021年01月至 2023年12月,10万元,在研,主持。
10. 甘肃省基因功能重点实验室科技重大专项协作项目,BA2016036,脑卒中分子分型遗传指标的对比研究,2016.10至2019.10,10万元,主持
11.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 2016-17,缺血性脑卒中PC12模型外泌体分离与蛋白质组学研究,2016.03至2019.03,3万元,已结题,主持
12. 甘肃省委组织部2015“陇原青年人才扶持计划”项目,2109901,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早期分子标志物的筛选与临床转化研究,2015.01至2016.12,10万元,已结题,主持
13. 9193澳门永利场第二医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ynbskyjj2015-1-20,代谢综合症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2015.01至2017.12,3万元,已结题,主持
14.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1506RJZA242,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多位点交互作用研究,2015.01至2017.12,3万元,已结题,主持
15. 城关区科技局,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R-17,当归芍药散作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2014.01至2015.12,4万元,已结题,主持。
2021年度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730204,SDC1介导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对OGD神经元的影响,2021.03至2021.12。
2.2021年9193澳门永利场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转铁蛋白介导的载药外泌体对缺血性脑卒中保护机制的研究,2021.03至2021.12。
3.2021年9193澳门永利场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缺血缺氧下Scribble蛋白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2021.03至2021.12.
发表主要论文或专著:
[1] Ye Tian, Gang Su, Ji-Fei Liu, Xiao-Yan Liu, Juan-Ping Zhou, De-Yi Chen, Zhen-Chang Zhang. Rodent models for intravascular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a review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thod optimization[J]. Neuroreport. 2020,31(16):1154-1160.
[2] Qionghui Wu, Haidong Wei, Wenbo Meng, Xiaodong Xie, Zhenchang Zhang*, Gang Su*. Effect of Annexins Translocated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n Tumorigenesis[J]. Current molecular medicine. 2021, 21(4):347-353.
[3] Qi Yan#, Shouyuan Sun, Shuai Yuan, Xiaoqing Wang, Zhenchang Zhang*. Inhibition of microRNA-9-5p and microRNA-128-3p can inhibit ischemic stroke-related cell death in vitro and in vivo [J], IUBMB Life, 2020, 72(11):2382-2390.
[4] Jiajia Zhang#, Gang Su#, Qionghui Wu, Jifei Liu, Ye Tian, Xiaoyan Liu, Juanping Zhou, Juan Gao, Wei Chen, Deyi Chen, Zhenchang Zhang*. Rab11-mediated recycling endosome role in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0, 1-7.
[5] Juan Gao#, Gang Su#, Jifei Liu, Jiajia Zhang, Juanping Zhou, Xiaoyan Liu, Ye Tian, Zhenchang Zhang*. Mechanisms of Inhibition of Excessive Microglial Activation by Melatonin [J], 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020, 70(8): 1229-1236.
[6] Jifei Liu#, Gang Su#, Juan Gao, Ye Tian, Xiaoyan Liu, Zhenchang Zhang*. Effects of Peroxiredoxin 2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 Review of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J],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20, 45(4), 720-730.
[7] Lili Zhao#, Gang Su#, Lixia Chen, Qi Yan, Xueping Wang, Wei Yuan, Lei Wang, Zhenchang Zhang*. Apolipoprotein E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susceptibility in a Northwest China Han population [J], Bioscience Reports, 2017, 37(6): BSR20171088.
[8] Zhenchang Zhang#, Qi Yan, Jia Guo, Xueping Wang, Wei Yuan, Lei Wang, Lixia Chen, Gang Su*, Manxia Wang*. A plasma proteomics method reveals links between ischemic stroke and MTHFR C677T genotype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7(1): 1-10.
[9] Zhenchang Zhang#, Gang Su, Jia Guo, Jiong Li, Hua Wu, Manxia Wang, Xiaodong Xie*. Pooled Genetic Analysis Reveals an Association of SNPs of Only a Few Genes with Risk Predisposition to Ischemic Strok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J], IUBMB LIFE, 2015.3,67(3):170-174
[10] Zhenchang Zhang#, Jia Guo, Gang Su, Jiong Li, Hua Wu, Xiaodong Xi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guidelines for myasthenia gravis with the AGREE II instrument [J], PLoS One, 2014,9(11): 1-8.
[11] ZhenChang Zhang#, Gang Su, Jiong Li, Hua Wu, XiaoDong Xie*. Two new neuroprotective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Gastrodia elata [J],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13, 15(6): 619-623.
[12] 李瑞鑫,苏刚,刘骥飞,许丹,高欣,马天菲,张振昶.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J/OL].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7[2022-08-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81.R.20220721.1356.008.html
[13] 陈德义,苏刚,陈丽霞,刘骥飞,刘喆,张振昶.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2,44(07):1416-1423.
[14] 柴苗,苏刚,高娟,陈玮,董颖,王禾,高欣,张振昶.外泌体miRNA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2,44(06):1147-1153.
[15] 陈玮,徐钲沛,苏刚,吴琼慧,陈德义,张振昶.缺血性脑卒中后M1表型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2,62(13):85-90.
[16] 高娟,苏刚,刘骥飞,张振昶.藁本内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1,40(09):609-613.
[17] 陈德义,苏刚,刘骥飞,吴琼慧,陈玮,张振昶.外泌体载体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1,43(08):1650-1657.
[18] 张佳佳,苏刚,陈丽霞,王满侠,周娟平,高娟,张振昶.缺氧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外泌体作用机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1,43(01):103-109.
[19] 周娟平, 苏刚, 陈丽霞, 王满侠, 田野, 张佳佳, 高娟, 张振昶*.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0,42(08): 1465-1471.
[20] 田野, 苏刚, 刘骥飞, 刘小艳, 张振昶*. 啮齿动物缺血性脑梗死模型的影响因素:昼夜节律[J].9193澳门永利场学报(医学版), 2020,46(03): 63-68.
[21] 刘小艳, 田野, 刘骥飞, 苏刚, 张振昶*.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24(11):1305-1309.
[22] 刘骥飞, 苏刚, 高娟, 张振昶*. 黄芩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35(21):2773-2776.
[23] 袁薇, 郑婷, 吕文明, 王蕾, 张振昶*. 普瑞巴林胶囊致定向力障碍1例[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8, 35(04): 594-595.
[24] 张振昶, 武国德, 郭佳, 石正洪. 丁苯酞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5):1176-1177.
[25] 张振昶, 陈丽霞, 武国德, 李鸣明, 苏刚, 李鑫. AC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9):1205-1207.
[26] 张振昶, 武国德, 郭佳, 李鸣明, 石正洪. 亚低温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 2013(13):103-105.
[27] 张振昶. 亚低温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MMP-2/9表达的影响[D]. 9193澳门永利场, 2007.
[28] 张振昶等.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新进展[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社会兼职和社会服务】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临床专业为脑血管病诊断治疗及血管内介入诊疗,擅长脑血管病、头痛、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病诊疗,熟练开展脑卒中急诊溶栓取栓治疗、颅内外血管支架置入治疗、脑静脉窦内溶栓取栓及支架置入治疗等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研究领域也是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分子遗传机制及分子病理研究,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在脑血管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青年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作为国家脑卒中防治与筛查项目专家,每年主办甘肃省脑卒中防治培训班;作为甘肃省神经内科质控专家,开展专科联盟建设,指导基层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本人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建立了本地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筛选模型,并深入探索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化合物的神经保护机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打下了研究基础,也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思路。同时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中药单体的基础实验研究,深入开展了基于细胞及动物实验的基础研究,明确了多种中药单体在神经细胞中的作用通路及保护机制,为中药化合物在临床转化应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获得了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为丰富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柳军玺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环丙藁本的药物有效性动物和细胞实验,进一步完善了中药治疗脑卒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的探索,也为一类新药开发奠定基础,基于此构建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的高值化利用核心产业技术体系,维护道地药材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并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已经毕业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名,均在省级三甲教学医院工作,指导研究生获得多项荣誉奖励,指导9193澳门永利场本科生完成多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
【科技奖励获奖情况】
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2/9),“甘肃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排名分别为2/9、1/7)。
【联系方式】
E-mail:13893647595@163.com